借力农业电子商务,打造精准扶贫3.0版
杨陵区电子商务孵化中心3月17日讯:作为农业电子商务综合示范县的白沙黎族自治县,大胆试水农业电子商务扶贫,成效显著。目前,农村淘宝服务站覆盖白沙11个乡镇和2家国营农场,建成各类网店100余家,辐射带动了5000余户农民转型触网,终实现全年线上交易订单逾17.5万单,总交易额超4000万元。另有一组数据显示,去年澄迈县农产品农业电子商务销售额突破了10亿元,通过电商脱贫476户2142人。
白沙、澄迈的实践证明,在“互联网+”的背景下,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正当时,借力电商,打造精准扶贫的3.0版,以此打通精准扶贫的“后一公里”。
纵观我省多年来的扶贫历程,经历了从1.0版到3.0版的跨越。从初的授人以鱼,即送资金送物质(即1.0版),到后来的“授人以渔”,发展扶贫产业(即2.0版),再到当下的电商扶贫,让贫困户通过电商平台直接对接广域大市场,让农产品能卖出好价钱,助贫困户脱贫,这就是扶贫3.0版。
要打赢脱贫攻坚战,就要创新机制,农业电子商务扶贫是“互联网+”战略背景下的一项重要的扶贫创新举措,已然成为贫困地区脱贫的重要途径。农业电子商务扶贫颠覆了传统扶贫模式,它改变了贫困地区的市场基因,让贫困地区对接互联网大市场,使更多土特产飞出大山,飞向各地,解决长期以来贫困地区农产品难卖问题,促进农民增收。正是有了信息化这趟快车,为贫困地区和群众脱贫提供了弯道超车甚至逆袭的可能。
客观地说,我省贫困地区农村农业电子商务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,农业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建设滞后,农业电子商务人才稀缺,市场化程度低,贫困群众网上交易能力较弱,影响了农村贫困群众增收脱贫的步伐。
为此,各级政府部门应转变扶贫思路,将农村电商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,大力发展农村农业电子商务,注重农产品上行。本着“政府引导、市场主导”的原则,化电商基础设施建设和电商专业培训,设立“互联网+农业”创业引导资金,重点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、返乡创业者以及农村居民等的“互联网+农业”创业。通过政策引导,以电商企业引带动,专业合作社内外联动,贫困户多途径参与互动,构建“农业电子商务企业+专业合作社+贫困户”的脱贫机制。建立电商扶贫公共服务体系、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和人才培训体系。通过多点发力,努力打造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的新型农村电商发展模式,让更多的农产品实现线上销售,解决贫困地区市场狭窄的问题,使农业电子商务真正成为贫困地区农产品流通的一大创新推动力,进而带动村民脱贫致富。
(杨陵电子商务孵化中心只为传播信息,无构成投资建议,想了解更多信息请来:yl.un198.com)
联系我们
- 公司名称:杨陵区电子商务孵化中心
- 联 系 人:李经理
- 固定电话:029-87045091
- 联系电话:15094010493
- 电子邮箱:uzhigong@126.com
- 所在地区:陕西-咸阳-杨陵区-杨凌街道-渭惠路社区
- 详细地址:陕西省咸阳市杨凌农业科技展览中心(C馆)
- 邮政编码:712100
- QQ号码:303854956
- 公司网址:http://yldslm.ml2.yl01.com/